SHOWCASE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景观

点击:2,401 次  来源:WSP 时间:04-27

设计/竣工:2005年/2009年
用地面积:862,814平方米
建筑面积:952,028平方米
设计内容:规划 建筑 景观 室内
项目性质:办公 研发 厂房 综合
获奖:国际竞赛一等奖 委托实施

该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内,西临苏州重要的城市主干道星湖街,北临新城路和城市公园(拟建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中科院纳米研究所)及体育馆,南临新华路、东临南施街和技术学校。基地西侧隔星湖街及高教生活服务区与独墅湖相望,位于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核心位置的重要地段,是该地区形象的重要标志。

根据项目的规划定位和现状特点,设计从一种“肌理”出发,以“纵”“横”两条线索展开。

即是从基址的自然现状出发,保护原有稻田肌理,用现代的设计方法使这种肌理与现代化的生物园区和谐共生;经过保护和设计后,肌理表现在铺装、小品以及部分植物设计上,形成了园区新的景观肌理。

基址西面是一条30m长的城市纵向泄洪河道,是非常值得利用的景观要素,纵向三块不同性质的建筑用地要求设计利用一种纵向线索将其联系起来。结合这两点以及建筑与河道常水位标高的差异,用一种折线及台地的方法形成了“纵”向景观线索。这条“纵”向线索不仅在平面上将项目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且拉近了人与水的距离,使滨水景观更具功能性,同时也使驳岸更加生态化。

“横”向景观线索则是对原有设计的深化。行政中心建筑与中央公园相连就形成了整个园区的“横”向景观线索,这个线索更直接体现了生物园的特点,用抽象的细胞概念创造出不同的圆形景观元素,横向由西至东,从建筑外形到中央公园的构筑物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圆形所具有的不定性的景观特点,使这部分区域成为整个园区的景观中心。为了强化这种景观特点,将这种圆形景观元素运用到西侧的行政中心广场中,同时也与纵向折线结合起来。

“纵”向线索使“肌理”有了平面上虚实的形式变化和立面上竖向的空间变化,而“横”向线索则是“肌理”上跳动的生态音符。

Copyright © 2011-2025 维思平(WSP ARCHITECTS)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维思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