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

【品鉴】黄山休宁双龙小学

点击:2,932 次  来源:WSP 时间:05-13

通过新建与改建,一座原本只有一至三年级,面临撤并的乡村小学,变成了一座拥有一至六年级,外加一个幼儿班的七年级完全小学。原本逐渐流失的居民,也因为学生教学条件的改善而回迁。这就是一座建筑给周边带来的改变。

黄山休宁双龙小学

设计/竣工: 2010 /2012
用地面积: 3,420平方米
建筑面积: 771.5平方米(新建校舍507.6平方米,原有校舍263.9平方米)
设计内容: 建筑 景观 室内

项目性质: 全日制完全小学

获奖:

2013 WAF世界建筑节 最佳小学设计入围奖

2013 WA 20+10+X awards

2012 第三届建筑传媒奖 最佳建筑入围奖

双龙小学改建项目是维思平组织捐助、研发、设计、施工的一项公益研发建筑工程,也是一个从建筑、环保、教育和社会公益等各方面多赢的典范项目。

04

不止是一所学校
更是共享互动的希望小学

双龙小学位于安徽省休宁县,率水河与颜公河的交汇处,紧邻河岸,背靠群山。作为研究性的项目,设计师要实现的不止是一所学校,而是共享互动的希望小学:充分拓展小学的活动、场地、发掘当地使用者,激发游客与当地交流,吸引外界机构的关注与支持,由学校带动村落,达到互动多赢。

巧妙规划
新建加改建,既服务校园又服务周边

双龙小学基地原有两排教学楼,考虑西南侧教学楼已为危房,无法容纳7个年级的完全小学对功能的要求。维思平提出了整个场地的总体规划。设计师建议保留北侧的老房子用作整个学校的辅助建筑;在南边提出了新的体量——一个简单的几何形长条建筑,包括七个教室。


图:改建前的学校环境

新的建筑体量从村落开始,一直延伸到河边。新旧建筑之间保留了原来的活动空间,东侧主入口处新、老房子与村落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公共空间,其中有一个向村民敞开的小型广场,希望学校在改造后能够起到公共建筑的作用。

西边增设了一个主入口,同学在从这边上学的时候可以沿着河边体验整个地形的特点。在西南侧主入口处根据整体排布设计了一条沿河的弧形跑道,可以满足同学们体育课的需求,这也是通过空间的利用形成与场地的交接。

由于西侧围墙及树木的遮挡,校园的可视性不高,为了增加校园的可视性,建筑一端出挑于河岸之上,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打开校园的西侧。

两栋建筑将场地划分为两个功能不同、大小尺度相结合的场地。既可以容纳教学组织活动所需的大尺度场地,又提供孩子自由活动所需的小尺度的场地。在学校的非教学时间,连接村落主巷的南侧的场地可成为村民举行活动的场地,如婚礼。

场地与建筑之间通过有屋顶的走廊和建筑两端头的活动空间相连,为孩子提供遮风避雨的半开敞活动空间。

精细施工
人性化、标准化的建材尺度

如何建造新校舍的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与环境。为了及时给孩子们一个明亮现代、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我们在暑假期间集中完成建设工程,把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

项目采用了人性化的建材尺度。窗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相仿。构建大小和重量也符合工人直接搬运所能承担的范围。标准化的建材和建造方法使施工质量更可控,更易维护。节省的维护成本可以将更好地资源用到孩子身上。

采用预制形式的轻型钢结构,避免重型施工器材的使用,全部人工组装,建筑主体只在三周内就完成,很多村民甚至没有察觉到这里曾经有工程进行过,正可谓无声无息。

学校的设计与建造是以科学化且具推广性的设计与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筑大部分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搭建。建筑材料可循环利用,减少能耗及环境污染。

外墙构造从室内到室外依次是:保温材料岩棉夹心板、轻钢结构、表皮及防水材料聚碳酸酯多层板。保温与表皮之间形成从南立面延伸到屋面的空气间层,通过开启和关闭通风口,夏季起到拔风作用;冬季达到保温作用。

建筑采光均采用聚碳酸酯多层板,为教室提供均匀的漫射光,确保光线在投入教室后不会留下阴影。利用有效的设计手段,减少建筑能耗,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后记
一座建筑给周边带来的改变

黄山双龙休宁小学改建后,成为了一所拥有七个年级的完全小学,避免了很多孩子因为学校撤并而失学,也更利于集中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新校舍的投入使用,很多因为曾经老旧的教学环境而被迫离家求学的学生再次返回到这个山清水秀的乡村小学中。原本逐渐流失的居民,也因为学生教学条件的改善而回迁。这就是一座建筑给周边带来的改变。

图:改建前

图:改建后

 

Copyright © 2011-2024 维思平(WSP ARCHITECTS)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维思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