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发表

建筑的宗教性——张瑛

点击:4,362 次  来源:WSP 时间:02-09

原载于2014.2《绅士生活》 记者:邱诗霖

 

  • 请详细谈谈您在设计北京龙山教堂时的理念与想法。

龙山教堂产生的时间和土壤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精神世界的匮乏,信仰的缺失,这个矛盾是有目共睹的。

最早接触这个项目是2000年左右,万通的姚鹏,负责这个项目的总经理找到我们,他们在怀柔还有其他的地,一天内开车带着我看了一遍,另一块比较小的地是在雁栖湖边的山里,要盖别墅,案名都想好了叫“金色池塘”,方案出完搁浅了,拿地审批的问题……这怀柔红庙一块很大的地是万通很早就拿到手的,世纪元年前地产业红红火火,大家都赶着开发。规划分四期,以独栋,连排别墅为主,规划共建四十多万平米。我们公司提出打造中国新式的绿色郊区小镇,引进欧洲经验的造镇方法,运用先进技术和材料,设计完成了前三期,设计范围是规划,建筑,景观,独栋别墅的室内。

到了2003年,“龙山新新小镇”已成规模,移栽来很多大树的景观绿树成荫,优美宜人,一期旧建筑改造的会所也在使用,还有客房,别墅都已入住,销售成绩良好,北京城里人把这里当作第二居所,周末开着车来郊区,享受田园生活……舒适,物质化的环境应有尽有了,缺点儿什么呢?没有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教堂的产生也就自然而然了。

教堂的布局是在三期中心的主干道旁,广场既是社区人们集会的室外场所,也是小镇唯一的中心广场,教堂高高的台阶其实不是使来访者仰视,而是小镇唯一的避难避水场所。36米高的钟塔不仅是小镇的标志和方向指引,也形成了怀柔区的进入的标志,每当整点钟声敲响,在远山怀抱中的小镇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2,您认为北京龙山教堂能得到这么多国际大奖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奖项的评选一般比较正规和严谨,评委也和我们没有私人关系,所以没有渠道了解得奖的深层原因。

我感觉首先这个建筑给人的感受不同于民居和一般公建,空间和材料传达的气氛是能让人静下来的:前广场用了粗毛石,向上垂直线条的新疆杨,进入的方式是通过一个长长窄窄的坡道,两边被很高的灰色石墙限制着;或者上台阶后推开四面多高的大石门,进入一个空的冥想空间,温暖的色调,上面的顶光照着地面上的一池静水。主厅的用光也很节制,像被过滤了。所谓叫做“光的容器”,人在主厅内,仰望看到的是极干净一片灰白,均匀温和的光洒下来,空,净……摈除一切杂念,和灵魂对话。这些都是根据人的思维,人的行为习惯和人的感受而设计的空间序列,首先是从精神出发的,而不是从实用出发的,这可能是这个设计不同寻常的一点。

宗教是世俗的对立面,在一定意义上是反文明的,反人类的,反科学的。材料上我尽量不用那些时髦的,有时代特征的,或者让人看了觉得新奇的材料,一切回归原本,本质。外墙的蓝灰色玄武岩是我们找遍中国的石头,最后选的是海南出产的火成岩,有着地壳变化发展在石头上留下了不同矿物质自然的色差,和火山活动形成的大小气泡构成的美丽肌理。石材之间留有2.5~5厘米的缝隙,用后面的龙骨固定。在秋天一片荒草的原野中,龙山教堂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块灰色的石头,在土地中生长出来,旁边高耸的钟塔宣告了神灵的可能。正如基督教的特征之一是节制,大繁至简,这个设计所用的材料不外乎灰色的石,暖黄的石,白色的涂料墙,座椅全部是原木硬长条椅。

设计手法的模数化,平面规整的柱网,立面成几何倍数渐变的尺寸,既给在建筑带来了理性的个性,也得建造带来了便利和效率。

在国际上得奖的其他原因,我猜测,是对人的关注,也是对中国人的关注,对中国经济崛起不得不的关注。

欧美的建筑评奖还有个很好的要求,他们会考评建筑建成后的使用情况,因为这才是建筑设计做中的和唯一的目的。龙山教堂当初建造的目的是物质文明之上的精神关注,建成之后除了宗教仪式的用途,自然而然,很有中国特色地也成为了一个多用途的建筑:演出儿童剧,节日的集会场所,公司的会议场所,当然,也会像西方一样成为结婚的场所……基督教的主旨是爱,只要能给人带来爱和欢乐,何乐而不为呢?!

 

  • 作为一名女性建筑设计师,您在设计时有加入哪些特别的想法,让宗教建筑呈现出特有的精神力量来?

我个人没觉得我的设计有任何女性化的特点,相反这个教堂设计中流露的理性与力量恰恰是所谓的“男性”的。这是个难的问题。

在我们这个男权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女性在工作中确实要比男性付出的更多。女性建筑师的特别想法或许应该由男性总结更恰当呢!

尝试着分析一下。所谓的女性本身的细致,周到,感性等一般特点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的设计,但是这样说似乎很不专业。自我感觉呢,“无我”也许是一个特别的状态,能使得宗教建筑呈现出特有的精神力量。老子说:“勿助勿长,不应不辨,无知无欲,舍己从人,方能我顺人背。”这是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达到的一个状态,不求功利,放下自尊和骄傲。“自我”是个很有用的东西,驱动一个人向着目标奋斗,野心雄心是马达,但是同时它又是个看不见的天花板,到了一定层次会阻止一个人超越自己。

还有就是节制,这个或许不能算是女性设计师的特点。对空间目的性的节制,对光的节制,对材料的节制,对色彩的节制……最后是个平衡的问题。

  • 对当代宗教建筑(以二战后为界)的认识,有哪些是您认可并喜欢的,并说出原因。

做这个设计之前,我确实对古今的教堂做了个总结,还做了PPT给甲方演示,这工作一个是为自己,同时也是为了和甲方统一思想,因为一个设计不可能集天下之大成,选择最适合这个地段,这个时代,这群人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最喜欢的教堂首推朗香教堂,那个是无法超越的。那个“上帝的耳朵”就像在那片土地上长出来的,换一个地方就不成立。建筑的内部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是一个神的世界。

柯布西耶认为,建筑的神圣性来源于曾经受德国现代主义者批判的那种模糊的神秘性。“宗教的要求对设计没有什么影响,形式是精神和心理感觉的反映。”在一次专题演讲中他解释道:“在建造这座礼拜堂的过程中,我想创建一个静谧的处所,为祈祷着,为和平,也为内在的愉悦。神圣的感觉感动着我。一些东西是神圣的,另一些不是,这与它们是不是宗教的无关。”①

还有安藤忠雄的几个教堂,东方的态度,臣服于大自然,无比的节制。

其他的不太出名的小教堂,但是打动我的:

在柏林的“北德教堂”,由Peter Lehrecke设计②。这个教堂违反常规地把面对听众席对面,讲道台背后的一整面墙打开,使得观众面对一片茂盛的树林,树林前树立着一个型钢的十字架。当然安藤也做过观众面对一片空灵的设计,但是我觉得这个教堂更加强调了与大自然的关系;与它同出一辙类似手法的还有在芬兰Espoo的学生教堂。

在意大利San Vito d’Altivole,由Carlo Scarpa设计的墓地祭奠堂③,他把传统手工艺术和早期现代结合了起来,空间序列上持续的窄和宽的转换,不同机理处理的清水混凝土,时而表现得粗旷远离,时而细腻脆弱,从远看,绿野中灰色低矮贴地延展的形体简直就是扫墓者低声的叹息……

 

  • 您如何看待当代宗教建筑形式的改变?是否体现出来的当代人对宗教看法的改变?世界在变,宗教也会变。

就说基督教吧,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信仰基督教的约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基督教占全世界有信仰人口的 40%。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最近看的一个德国的电视,也在讨论宗教的问题,西方人也很困惑,去教堂礼拜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少了;教会不断爆出丑闻,逼迫人们对宣传宗教的组织形式提出质疑……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中国,情况正相反。文化反思,国学的兴盛带来的文化复兴就包含了宗教的复兴,同时,佛教发展的不尽人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外来的基督教,国人接受西方宗教文化速度之快,使得周末教堂爆满。《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这七种罪行分别是:暴食、色欲、贪婪、忌妒、愤怒、懒惰、骄傲。国人对基督教的逐渐认同也是对这个社会种种负面现象反思之后的结果。

是的,这些社会变化势必导致宗教建筑形式的改变,反过来,建筑形式的改变也说明了人类使用宗教建筑的变化。建筑师是为人服务的,影响建筑师因素很多,还有科技的发展,材料的更新,使用者对建筑作为时尚的心理要求,多元化世界的反映……人与建筑物的关系类似人与衣裳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

最近的宗教建筑形式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与人与宗教的关系同步。极简,运用新材料是一种趋势;娱乐化,游戏化也是一种趋势,宗教被从圣坛上请了下来,变成了人类冥想、自省活动的一部分。在人臣服于大自然的时候,人对于上天是仰视的,科技使得人类自以为可以驾驭自然,人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神的位置,人与神的对话慢慢转向人与内心的对话,物欲的人与灵魂的对话……佛教的分支之一禅宗就提倡不拘形式,直承智慧心法。可以说,最好的教堂是内心吧!

 

  • 以前宗教建筑往往一个城市中占据核心的位置,新建的宗教建筑很少能取得这样的地位,这是否说明宗教力量在当前社会的削弱?

现在没有某一种新建的建筑能占据城市核心的位置。回到远古,原始宗教时期负责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巫师的力量是至高无上的。现在保存好的中国的少数民族山寨,村寨的中央还是一个地上画着神秘图腾的祭拜广场。藏族先民们认为:无论是在天上、地下或是水中,都有神灵,而且世间万物也都无不听命于这些神灵。中世纪的教会也是法力无边的。到了近代中国,陈独秀这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曾说“耶稣是爱的号角,是欧洲文明的主动力,是贫穷人的福音,我们中国需要耶稣。”到了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的范围和速度超出了人的想象,势必会影响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当然也包括宗教。

话说回来,科技文明的发展满足了人类的物质世界,一部分的精神世界,但是没能解答人类的灵魂世界问题。

宗教力量由物化的组织,具象的教堂渐渐分化成不拘形式。我不认为人对宗教的需求在减少,应该是在增加。教堂原先的沟通,联系,聚集的功能被互联网代替,网络对于教堂的冲击是不可估量的。教堂和教会如果如果无视互联网这个工具,很难重新发挥宗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7,您如何看待建筑的宗教性?也许一些非宗教建筑同样体现出宗教性,有什么范例?可否具体说明?

这是个很大的题目。首先要定义宗教性,什么是建筑的宗教性?我理解的宗教性是内在的整合,是全然的自由,是宁静,是与内在创造力的碰触,是激发个性化地表达,是天人合一。

宗教性强调一种神秘的个人内心体验,建筑提供场所去开发,每个人独自去发现、创造自己的本我与宇宙整体的关系。

要求非宗教建筑同样体现出宗教性,无异于吃了一粒花生就想到长生不老,看到蓝天阳光就联想到和平。感受建筑,就像感受音乐感受绘画,见仁见智;满足人的使用,建造合理科学的就可以算是好建筑;本分做人,对社会有益无害的就是好人;人说的佛性,佛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理解的优秀的建筑都应该给人以宁静,自由,自在,美丽,灵感,私密,诗意,惊喜的感受,如果不把这些特性一定严格定义成宗教性,例子很多呢……随手举一个,墨西哥的巴拉干,曾获得普利茨克奖,他的自宅,入口神秘的光,客厅大玻璃窗对着外面满绿的风景,这不就是教堂?卧室里蒙特里安式的窗过滤着朦胧的光亮,书房极简的家具,似乎居住者随时在冥想祷告,屋顶露台几片彩色的高墙,即私密又惊喜;他的马厩别墅,粉色高墙上潺潺流水,落入一池倒映的蓝天,谁能说它不诗意,不自在?甚至他的城市雕塑,高耸入云的几个三角实体,很神秘有力量……近一点的例子大家都熟悉的,长城脚下山坡上的“竹屋”,隈研吾作品,待在里面,水之上竹之间,轻风习来,人没了,只剩神仙。

Copyright © 2011-2024 维思平(WSP ARCHITECTS)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维思平楼